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
【选择题】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是:坚定的信念。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2.理想的作用有:a.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b.成为人生的精神支柱;c.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有: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热爱祖国、矢志不渝;c.同仇敌忾、抵御外辱;d.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结合名言名句考查四个传统的内涵)
2.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是: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
3.爱国主义包含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
4.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必须:a.坚定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b.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c.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全球化进程。
5.民族精神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它是:a.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b.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c.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7.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第三章 领导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2.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3.实现人生价值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4.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两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a.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b.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
5.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6.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是:平等原则;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诚信原则;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宽容原则;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互助原则。
7.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1.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的形成。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生产实践。
2.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调节功能。
3.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道德的:认识功能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5.诚实守信:a.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b.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c.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6.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社会公德涵盖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助人为乐。
3.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是:遵纪守法。
4.《环境保护法》立法的基本原则是: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c.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5.《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原则有:a.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b.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c.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
6.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
7.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
8.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主要表现在:a.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b.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c.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1.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最高层次要求:奉献社会。
2.婚姻家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自然属性;婚姻家庭的本质:社会属性。
3.恋爱中的道德要求: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其中,自觉承担责任是爱情的本质体现。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1.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法律体现的事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者的整体意志,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即在于:它是由国家创制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其中,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法律制定;法律实施和实现法人基本途径——法律遵守;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法律执行。
3.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做了新的概括,包括:a.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保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表现在:a.它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b.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c.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d.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a.核心内容——依法治国;b.本质要求——执法为民;c.价值追求——公平主义;d.重要使命——服务大局;e.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7.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从法律运行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8.执法公正主要包括: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坚持程序公正原则。
9.培养法律思维的前提是: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对“理由”的要求有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a.理由必须是公开的;b.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c.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法律上的证据不同于一般的事实,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
10.法律权威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1.宪法的基本原则有:a.党的领导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c.公民权利原则;d.法治原则;e.民主集中制原则。
2.我国宪法的主要作用有:a.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规定国家权力的归属,规定国家权力的职责分工、权力行使的方式和程序;b.确认国家制度,规定国家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c.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所有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d.确认和规范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3.宪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内容特征: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方面;b.效力特征: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c.程序特征: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4.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是:平等权。公民具体参加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是:人身自由权。
5.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6.侵权民事责任分为一般侵权民事责任和特殊侵权民事责任。a.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行为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b.特殊侵权民事责任与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区别在于,它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7.刑罚体系由主刑和附加刑构成:a.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死刑;b.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以及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8.法律上的证据有具有:a.合法性;b.客观性;c.关联性。
9.正当程序的底线标准是:中立性。
10.关于仲裁法。a.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有:自愿原则,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原则,独立仲裁原则。b.仲裁法的基本制度包括:协议仲裁制度、或裁或审制度和一裁终局制度。c.有效的仲裁协议一般应具备的内容是: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和选定的仲裁委员会。d.仲裁委员会与行政机关、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分析题】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基本考点】:(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2)实现理想的途径。(3)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必背原理】:(1)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b.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c.我们要在服从社会需要、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2)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3)理想的实现是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过程,原因在于:理想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顺境与逆境,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2.爱国主义
【基本考点】:(1)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2)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必背原理】:《超背》P31-32。(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其内涵有: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现实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它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创新,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3.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基本考点】:(1)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2)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必背原理】:《超背》P32-33。(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2)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第一,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根本标准):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第二,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人生价值的评价要做到四个坚持。第一,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第二,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第三,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第四,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基本考点】:(1)结合道德社会功能说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4)道德领域出现问题的原因(5)如何提升社会道德。
【必背原理】:(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社会生活中,道德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因此,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协调,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旋律,形成适应时代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建设。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两重性。积极:形成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有助于道德建设;消极: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阻碍道德建设。
(4)道德领域出现问题的原因:(《超背》P48)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法律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道德机制不够完善等。
(5)如何提升社会主义道德:(《超背》P48)第一,注重实践养成。第二,努力锤炼个人品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提高个人品德上。第三,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第四,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倡导诚信美德。第五,道德提升与制度保障。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提升社会道德风气,既要靠良知、靠道德,也要靠法律、靠制度来“保驾护航”。
5.雷锋精神
【基本考点】:(1)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2)新时期如何学习雷锋精神。
【必背原理】:(1)学习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要求;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焕发人们道德建设热情的迫切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迫切要求。(2)新时期如何学习雷锋精神:第一,进一步深化雷锋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第二,扎实推进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第三,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第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学雷锋活动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第五,充分发挥青少年在学雷锋活动中的生力军作用。第六,积极拓展雷锋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6.社会公德与维护公共秩序
【基本考点】:(1)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2)社会公德及其培养。
|